蒲公英肉質直根的培育方法
蒲公英肉質直根可以用作生產體芽菜,但直接野外采集的肉質直根不肥大,無法生產優質的體芽菜,建議進行人工培育。下面是蒲公英肉質直根的培育方法。
播前準備
1. 選擇土質疏松、肥沃、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作為種植地。在秋季收割后,將田地清理整地。每畝施用4000-5000公斤優質農家肥。次年土壤解凍后,按照1.2米寬度做好畦,等待播種。
播種
2. 土壤溫度達到15℃以上時開始播種。在畦內開淺溝,深度為2-3厘米,溝距為10厘米,溝寬為10厘米,將種子與細沙混合均勻后撒播在溝內。覆土2-3厘米,然后在畦的兩邊插上竹弓片,再蓋上透明塑料薄膜,以保持適宜的溫濕度促使蒲公英發芽。
苗期管理
3. 播種后約9-12天會出苗。苗子齊出后,移除薄膜并及時進行中耕除草、追肥澆水,促使苗子生長旺盛。
4. 當蒲公英幼苗進入2-3片、5-6片和7-9片真葉期時,分別進行3次間苗,將上市用的苗留下來。最后一次間苗時,按照株距5厘米、行距10厘米選取壯苗定植,定植后需要及時澆水。
5. 定植后,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5-20克,磷酸二氫鉀6-8克,同時進行中耕除草,及時清除田間雜草,防止蒲公英徒長和倒伏。
育苗與田間管理
6. 蒲公英定植后很快進入蓮座期,這是為肉質膨大打基礎的關鍵階段。在此期間不需要澆水,直到肉質直根進入迅速膨大期。
7. 蒲公英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,在田間管理中重點是清除雜草和合理施肥。根據植株生長狀況和土壤情況,及時澆水和追肥。也可以采用葉面施肥的方式延緩葉片衰老。
肉質直根的收獲與貯藏
8. 肉質直根的收獲應盡量在上凍之前完成。將挖出的植株整理好,摘掉老葉,保留完整的根系和頂芽。
9. 準備好貯藏窖,最好選擇背陰地塊挖寬1-1.2米,深1.5米的貯藏窖。
10. 將肉質直根放入窖內,堆放整齊,高度不超過50厘米。
11. 在貯藏前期,需防止溫度過高導致肉質直根腐爛或發芽;在貯藏后期,需防止凍害。